秋冬「骨鬆」好發季 規律服藥別輕忽
2015-10-11
86歲李老阿嬤因為兩個髖骨都開過刀,行動不便,平常由外籍看護幫忙照顧,年紀大的她每天吃的藥都快比吃的飯還多,最近一個起身不小心跌倒,腰痛得不得了,去醫院檢查發現脊椎又骨折了,只好再穿上背架保護,也許還要手術治療。
時序入秋,天氣漸涼,秋冬之際是老人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好發時節。銀髮族因為神經系統退化,造成視力及平衡感變差,加上肌肉減少、協調度降低,或是中風、老年失智、暈眩等疾病,以及居家環境無障礙空間不完備,使得跌倒變成家常便飯,再加上骨質流失骨密度大幅下降,造成每次跌倒都有可能發生骨鬆骨折。醫師發現李老阿嬤雖然有接受骨質疏鬆症治療,卻沒有按照醫囑規律服藥,再次檢查骨質密度T值依舊是不及格的「-3.0」,只好改用打針的方式治療。
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,近年來跌倒或意外造成的骨鬆骨折,已成為許多家庭老人主要的健康照護問題且日趨嚴重。
脊椎骨折、髖部骨折及手腕骨折是骨鬆骨折的前三名,往往造成老人失去自我照顧能力及家屬龐大醫療照顧的負擔。
接受藥物治療比率僅3成
台灣是亞洲地區擁有最完整骨質疏鬆治療藥物的國家,各式種類的骨鬆藥物應有盡有,不過髖部骨折病患接受手術後仍有4成病患不曉得自己有骨質疏鬆症,而有接受適當骨鬆藥物治療的比率更只有3成左右。
目前雙磷酸鹽類藥物仍是骨質疏鬆治療的黃金標準,研究指出,所有的雙磷酸鹽類骨鬆藥物在預防骨鬆骨折方面皆有「顯著且一致的效果」,但實際上由於骨鬆病患的醫囑服從性不好,通常開始服藥3個月後,服藥規律性就會開始大幅滑落,造成骨鬆骨折防治成效大大滑落,因此骨質疏鬆藥物治療重點在於是否「服從醫囑規律服藥」。
醫師與民眾相互配合,關心病患服藥情況,給予詳細說明,強化病患的用藥信心,病患遵從醫囑按時服藥,才能確保骨質疏鬆治療效果。
李阿嬤之前已經雙側髖部骨折手術過(黃色框標示),這次又發生脊椎骨折(紅圈黃箭頭標示)(圖一) |
86歲李阿嬤骨質疏鬆檢測骨質密度T值平均達 - 3.0 屬於嚴重骨質疏鬆(圖二) |